
为进一步推动学院教学成果奖申报工作,1月16日,我院邀请了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得者、湖南机电职业学院副院长李玉民教授来校作了“教学成果奖培育与凝炼”专题培训,培训会由副院长刘顺华主持,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曹端荣、副院长朱吉生、纪委书记刘晓凌、农干校副校长王义林、全院教师和教辅人员参加了培训。
培训会上,李玉民教授从“什么是教学成果奖”、“教学成果的提炼”、“成果奖的培育”、“成果奖的行动措施”四个递进的层面,深入浅出地讲述从成果培育到成果凝炼的经验与心得,详细地解读了“如何确定选题”、“如何找准问题”、“如何设计方案”、“如何总结创新”、“如何展示成效”、“如何准备材料”等六个方面要注意的事项和技巧。李教授指出,教学成果奖的选题要有理论的高度和实践的支撑、要不断进行优化、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要紧跟时代脉博,要做好顶层设计。李教授强调,教学成果的培育,要确定方向、要有实践推广和成果积累,成果的创新是灵魂、行动是核心、归纳演绎是关键。培训会精彩生动,内容详实,获得了听课教师的阵阵掌声。
曹端荣用“好、准、优、新、示、备”六个字概括了教学成果奖的培育。在教学成果奖的行动方面,他强调,一是学院高度重视,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平台,学院将实现高职低聘、低职高聘,创造能上能下、能高能低、能进能出的人才脱颖而出机制;二是教师要善于思考、善于凝炼、善于提升,提高对教学成果的关注度,紧密结合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和鲜明的教学特色,加强对教学成果的梳理、归纳和凝炼,力争培育出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学成果,努力实现我院教学成果奖的新突破。
刘顺华指出,李教授的报告从教学成果奖的相关背景到凝炼的全过程,结合众多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教学案例,从四个方面总结提出并无私分享了难得的经验体会,内容丰富,内涵丰富,有很多经典的思路,既有理论的高度,也有实践的高度,对我院做好教学成果奖的培育和凝炼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最后刘顺华对我院教学成果奖培育、凝炼、申报工作作了布置。
通过本次培训,我院教师对教学成果奖申报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提高我院教学成果培育和教学成果奖申报的质量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文图/胥芝韵)